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旅游>行业聚焦>

深圳的公园文化

深圳的公园文化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公园建设不仅要在数量上下功夫,还要紧紧抓住文化这个“灵魂”,打造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城市文明内涵提升永无止境,而公园文化建设自然需要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在这方面深圳还要探索和借鉴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原标题:涵养公园文化,厚植城市文明基因

公园建设不仅要在数量上下功夫,还要紧紧抓住文化这个“灵魂”,打造出自身的文化特色。

用一个概念分别形容深圳的一个公园,你会想到什么?或许你很容易想到深圳湾公园的落霞与候鸟齐飞,或者脑海中立马浮现出洪湖公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但对于深圳的大多数公园,我们能想到的只有绿道、草地等“标配”自然景观。如何打造“特色公园”,市政协委员陈志洪把关注点放在文化建设上。在今年市两会他提交的提案中,他建议建设深圳公园文化新生态,形成“一公园一特色”的生态化城市。

如果要就深圳宜居的优势展开一项调查,“公园”应该是大多数人回答的关键词。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生态担当”和“流量担当”,对于深圳市民来说,这种感受恐怕尤为深刻,每逢节假日,莲花山、深圳湾等公园便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此外,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许许多多追逐梦想的人在这里奋力拼搏,而公园的增多以及公园承载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顺应了这座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的殷切期盼,从而让人对深圳有着浓郁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公园对于城市的意义来说,它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片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更在于它是一座城市经济、文化、历史、人文气质的集中体现,还反映着城市的心态、追求和品位;从个体的角度看,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人们对公园的需求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赏自然美景,而是朝着更高层次的精神审美转变。这其实也道出了当下公园建设的要义:公园建设不仅要在数量上下功夫,还要紧紧抓住文化这个“灵魂”,打造出自身的文化特色。

坦率地说,深圳近年来在公园文化建设方面相当给力。从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首批5个公园,到公园数量即将上千,深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底色愈发明亮。尤其是这几年,深圳公园不仅在数量和管理质量上呈现质的飞跃,公园文化建设也成为深圳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焕发出极具新时代特征的发展活力。比如深圳一直持续举办深圳公园文化周,既凸显了深圳的城市文化魅力和文明程度,也借此让更多公园注重自身文化特色的培育和打造。而去年11月份,全国第一座以“人才”来命名的主题公园——深圳人才公园的开幕,更是吸引了全国的关注,深圳爱才惜才的诚意和决心也由此表露无遗。

事实上,一座注重公园文化建设的城市,也必然是一座着重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城市。“创新之都”“设计之都”“运动之城”……正是由于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耀眼的成就,深圳才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将公园文化建设推向深处;而公园文化生态的塑造,也反过来为深圳在上述领域的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发展空间,并潜移默化地不断提升和涵养深圳这座城市的人文气质。

城市文明内涵提升永无止境,而公园文化建设自然需要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在这方面深圳还要探索和借鉴更多的思路和方法。诚如政协委员建言的,“深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我们可以将深圳的设计实力体现在公园建设中,建立一个设计之园;此外,包括动漫文化公园、钢琴文化公园等都可以相应建立起来。”又如有网友所讲的,“可以结合公园文化主题,建立创意美感的雕塑或LOGO”,这其实还是体现了公园建设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各种年龄层次的市民都能够在文化特色迥异的公园找到乐趣所在,并其乐融融地沟通和交流,乃至培育出新的文明生态,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内涵。

“2018年深圳将新建20条花卉景观大道、10个花卉特色公园,新增50个花漾街区、100个街心花园。改扩建百花园、竹文化公园、前海紫荆园等60个公园,推进坝光银叶树等湿地公园建设。”可以预见,随着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以及深圳公园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公园文化建设的民生作用会更大程度得以彰显。届时人们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自然美景,而萦绕在心头的是那悠远的文化韵味。

[责任编辑:杨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