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2019年3月22日讯 3月21日上午,“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走进深圳弘法寺,为市民奉献了一道有着1400年历史积淀的文化盛宴。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本焕学院、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智慧东方公益基金会主办。
此次展览以云居寺千年刻经史为主线,通过“云居春秋”“刻经伟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个部分展开,透过实物、拓片、图文、场景和摄影作品等多种形式加以艺术再现,不仅是对房山云居寺丰厚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将罩着阳春白雪面纱的石经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让市民充分领略到绵延千载的房山石经文化和云居寺深厚的历史底蕴。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在展览互动区,观众还可佩戴VR眼镜“穿越”到北京房山云居寺,实现远距离的虚拟漫游。此次展览自3月21日起至5月21日结束。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表示,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最好保障。房山石经是一座精神上的长城。传统文化复兴成为主流,深圳弘法寺与北京云居寺共同举办了这次历史文化展。希望新时代的特区人民秉承房山石经坚韧不拔之志,信守一诺之诚,传递中华文明之美,传承中国文化之根。
据介绍,房山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云居寺开山祖师静琬为护正法,率众弟子刻经于石。此后,僧人们世代相承,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建成了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石刻图书馆,创造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迹。(记者张定平通讯员陈昌俊/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