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2019年7月1日讯 皇岗口岸将旧址换新颜。日前,记者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悉,作为皇岗口岸重建项目先行的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设项目于6月28日正式启动,皇岗口岸重建项目总建设工期预计约三年半,42个月。
据介绍,皇岗口岸位于福田区福田街道皇城社区,地处落马洲河套地区,连接对岸的香港落马洲管制站,皇岗口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客货综合性公路口岸,是我国唯一全天候通关的陆路口岸,也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之一。皇岗口岸于1985年5月开始建设,旅检区于1991年8月建成通车,目前日均通关流量8万多人次;货检区于1989年12月建成通关,是目前深港之间最主要的货运口岸。下面的一组数据就能看出这个口岸究竟有多繁忙:旅客达到78400人次/日、私家车9200车次/日、过境巴士1600车次/日、货车10800车次/日(历史高峰期2.7万车/日)、穿梭巴士通关量700车次/日……
如此满负荷地运转,让皇岗口岸也是损耗不小。市建筑工务署反馈,口岸建筑老化、逐日失色;由于口岸使用时间较长,该口岸消防、空调系统和旅检楼用电线路等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口岸旅检楼多处墙、地面出现裂缝和不均匀沉降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劳模”急需焕“新颜”。
据了解,深港两地于2017年正式签署了《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2018年7月,深圳市建设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要在皇岗口岸重建时引入相关城际轨道线路,实施站城一体化开发,打造代表国际最高水准的超级口岸、交通枢纽和创新综合体。为顺应深圳大发展的步伐,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加快建设任务,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皇岗口岸重建项目。6月11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要求,尽快抓好皇岗口岸改造启动,专项专班推动开展改建及配套工作。
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负责组织建设的皇岗口岸重建项目将是深圳又一座地标性建筑,无论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级战略而言,还是对于承托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而言,皇岗口岸重建项目都是深港“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格局的重要一环。重建项目总建设工期预计约三年半,42个月。按正常建设工期,项目完成至少需要6-8年,三年半之内建成的要求,对市工务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皇岗口岸重建分三步走:首先建设临时旅检场地;其次拆除老联检楼;最后是建设新口岸。
记者了解到,建设临时旅检场地就是皇岗口岸重建项目的先行项目,目的是为了维持口岸基本通关条件,重点满足常态化通关需求。临时口岸设计通关能力约3万人次/日,客、货同时运作。其中临时旅检场地建成预计10个月,新口岸将在临时口岸开通后同步施工。 (记者李果通讯员李森)